-->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14-05-17 07:30 字体:   打印 收藏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高职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树立品牌意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和专业结构、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几个方面浅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高等职业院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管理方式现代化产物的高等职业教育,自然而然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由侧重外延扩张转向注重内涵提升的新的发展阶段[1]。那么,在这个新时期中,高等职业院校应如何转变传统发展模式、适应新时代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明确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和目标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对高技能以及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这给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职教育提供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我国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大多是建立在“三改一补”的基础上,对于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并不是十分明确,缺乏对高职教育内涵和本质属性的认识和研究,有一定数量的高职院校将学校由专科升为本科,尽快加入高等教育的行列作为发展目标和提升标志,因此,在办学模式、教学体系方面大多沿用本科发展模式,而不是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为此,高职院校首先要明确办学定位和目标,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走与本科教育“两条线”经营的发展道路,延伸“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战略思路。这既符合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内涵要求,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可以充分利用当今时代所赋予的发展机遇,完成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任务。所以,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内涵要求,准确把握其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牢固树立高职教育发展的类型观,无疑将有助于推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
  • 强化高职品牌、特色教育意识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等等。因此,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要更加注重实施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品牌战略,根据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以及学校优势和具体特点,以自身擅长领域、院校层次、服务类型为根本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群需求为导向和依据设置专业和课程,以打造教育品牌为目标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坚持为社会发展、区域经济服务的教育普遍性和为特定领域、特定职业、特定专业提供专门性人才的教育特殊性的协调发展;坚持把握与本科院校“两条线”经营道路的普遍性和与同类院校分割特色领域的特殊性的协调发展;坚持高职院校规模、速度、质量的协调发展,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自身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和占领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 加强改革和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高职院校成功运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加强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受到高职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并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也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发展模式。其中,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符合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的模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在国外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等等,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学校与企业双方合作,共同完成教育工作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结合国外经验和我国实际,我国的“工学结合“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订单式培养模式,即根据企事业单位的要求,针对性的招生、设立独立的专业或班级,定做单位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毕业后就进入该单位工作。该模式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高度、密切合作,极大地调动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即在特定的实训中心中,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学更接近企业技术发展的水平,具有浓厚的职业氛围,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两段式预分配模式,是指将学制分成两段,第一阶段进行职业理论课程等文化知识的学习,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突出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二阶段是预分配阶段教学,针对职业岗位进行顶岗专业训练,学校和企业双方分别派出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帮助。这种教学模式既巩固了学生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知识,拓宽了学生了的知识面,又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
通过工学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利于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也加大了企业在共享教学资源的同时对学校的支持力度。清华大学顾学庸教授说:“学生学习的深度来源于体验,而不是听课。”因此,通过工学结合,学生走进企业,才能感受到职业氛围,体验企业文化和环境,才能更加深入地学习,增强领悟力、判断力和理解力,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
  • 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优化专业结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严格以市场为导向,防止盲目增加文化基础课的比重,注重先进、创新课程的设置与运用。
(1)项目化课程。项目化课程以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以产品为目标,将学生的完成过程设计为教学过程的课程形式。在这个课程中,教学内容为工作任务,由学生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和以往的实践经验,通过信息收集、制定计划、组织决策、实施计划、评价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并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项目化课程重点关注理论知识、操作知识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学时制教学,打破空间界限,将教、学、做贯穿于课程内容,实现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2)ERP沙盘推演课程。ERP沙盘是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沙盘的简称,也就是利用实物沙盘直观、形象地展示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模拟沙盘按照制造企业的职能部门划分了职能中心,包括营销与规划中心,生产中心、物流中心和财务中心。各职能中心涵盖了企业运营的所有关键环节: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等。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由学生组成几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模拟经营5-6年,通过学生参与、沙盘载体、模拟经营、对抗演练、师评析、学生感悟等一系列的实验环节,将理论与实际、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有效融合,强化学生战略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知识,使学生树立共赢意识,全局观念与团队协作意识,更加了解自身性格特点和职业定位,在模拟经营中感悟人生,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另一方面,加强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盲目跟风,人有我有,不结合本校实际一味的追求所谓热门专业,导致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教学内容混乱模糊。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自身特色,在设置和调整专业上注重针对性和可行性,对本校特色专业和具有优势的专业加大投入力度,求新求突破,对市场需求弱和就业形势难的专业进行果断淘汰,以此形成合理有序、特色鲜明、方向明确的专业结构,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以及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 加大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
目前,针对我国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要适应其发展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的素质教育与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双师型”是指既是教师,又是会计师、工程师等,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较高的文化理论水平和教学素质能力;二是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以及指导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树立“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建设意识,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具有较高学历、较高理论层次的专业教师,支持和安排其到企业进行包括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的各方面的实践锻炼,积累实战经验,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新挖掘社会上具有专项精湛技术的人才和行业中的精英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久而久之,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支具有高理论教学水平和高实践技能水平的双师教师团队,弥补长期以来专业实践教师的缺陷,优化高职教师结构。另外,高校要加大师资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加用于教师素质能力培训的经费,在物质上合理支持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向心力和忠诚度。
  • 精心营造高职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每一个组织都有它的特殊文化,高职院校也不例外,校园文化作为高职学校必不可少的软实力,凝聚着学校精神、价值取向和学校风格等各方面因素,对学校稳定发展、实现办学理念和目的,以及学生专业素质、人格塑造、身心健康成长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待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总体规划中来,加强特色、分块建设,并注重全面推广进行。在硬件设施方面,对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运动场等在内的校园建筑和设施进行人性化、多样化、职业化的精心设计,突出高职校园环境文化性、职业性的特点;在软件建设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各样、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职业岗位体验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专业化的职业培训和资格证书考前培训机构,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个人心理素质,沉淀出具有高职院校特点的文化内涵和职业精神,全力打造校园精神文化品牌,促进高职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 建立健全高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
为了保持和加强教育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宏观上来看,国家政府和各地相关部门要根据高职教育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高职教育评估的法律法规,提高和保证高等教育评估的客观性和严肃性。同时借鉴国外高职教育评估先进经验,依据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对高职教育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和人才培养工作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制定评估方案、发展评估模式。从微观上来看,各个高职院校也要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设立校评估委员会,全面负责本校以及配合对外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另外,积极引入ISO质量认证体系,用产品质量管理的方法用于高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的实施,这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评估机制的一种创新模式,也是世界各国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改革的重要趋势。
一所高职院校要想拥有持久的生命力、积极开拓进取的活力以及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的能力,就必须坚持自己的品牌特色和市场定位,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走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