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竞技体操技术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研究

2013-10-24 11:40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全面地分析,旨在为我国竞技体操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竞技体操;技术创新;创新能力

对于竞技体操而言,创新就是生命;在其众多的创新内容中,技术创新就是核心。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非常繁杂而艰巨的工程,众多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都会影响到创新活动的顺利与否和成效如何。 1  竞技体操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的定义   对于创新能力,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能够普遍被人接受的定义。目前在我国,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1]。因此,结合竞技体操技术创新的独有特点,竞技体操技术创新能力可定义为:竞技体操技术创新主体在自身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非智力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智能因素和灵感等,利用创新技法进行创新实践产生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动作或动作连接、能够促进竞技体操发展的正向合力。 2  竞技体操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的组成 2.1 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是指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突破固定的逻辑通道,不断以新颖方式和多角度的思维转化来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2],它具有新颖性、非重复性和超越性等本质属性。创新性思维是人脑神经生理活动结构的最佳功能状态,其过程本质是一种思维诸要素在运动中变换,重新组合,整形为具有新的思维意义和思维结果的过程。创新性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灵感、直觉和顿悟等。 2.2 创新技法   所谓创新技法,是运用创造学的原理,总结创造主体从事创造活动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用以拓宽创造性思维空间、启迪创新思维、指导创造过程、提高创造能力、促成创新成果的各种具体方法、技巧的总称。[3]它是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的桥梁,是创造学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最富有特色的方法论体系。参考查阅到的有关竞技体操技术创新技法的文献资料,并结合竞技体操技术的实践发展规律,总结出竞技体操技术创新技法共有十种,分别是:移植法、组合法、复合法、递进法、联想法、希望点列举法或缺点列举法(包括改变姿势法、换握法、改变人与器械的关系法)、计算机模拟法、逆向法、仿生法和非正规动作创新法。 2.3 创新实践能力 2.3.1 创新设计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   一个好的创意或许是一瞬间闪现出来的,是思维的一个火花。可是创意的成功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提前分析新动作的难点与要点、完成该动作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哪个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技能素质较适合于练这个动作等。并且,创新主体还要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在实践过程中,能根据练习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实施方案。若教练员或运动员对反映运动员动作的一些指标和数据的理解和运用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应虚心请教科研人员,并且针对具体情况做出恰当、适时的调整;而科研人员应有与教练员、运动员无间隙沟通的能力,特别是在具体实施的方案上要多与教练员切磋、探讨,以保证一个好的创意转化成又一个“秘密武器”。 2.3.2 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创新主体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对于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来说尤其重要。无论是创新构思、创新设计,还是调查报告、文献综述、科研论文,都需要用文字来表达,以利于创新技术动作的顺利实施并为其他研究者或后人留下宝贵、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2.3.3 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等心理品质   创造学的理论认为,创造成果是创造者的创造力与其他各种心理能力共同作用于创造对象后取得的。从创造力的构成来看,相关专业领域的技能、创造技法的运用等都与其他心理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其他心理能力主要有想象力、记忆力和观察力等。 3  结语     竞技体操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决定其技术创新活动的成败。人人都有创造力,而创造力又是可开发的。建议在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和运动员的学习生涯中加入创造学的学习,以促进创新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 [2]李嘉曾.创造的魅力[M].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2000.173 [3]甘自恒.创造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69 [4]马启伟,陈小蓉.竞技体育创新原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