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与建议

2013-10-19 15:51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生源地贷款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各种变化,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具有国家助学贷款所不具备的优势。但目前生源地助学贷款供求矛盾还相当突出。本文主要探讨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结合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考量,提出促进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展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源地助学贷款;发展历程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简称学生)发放的,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生入学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   一、生源地信用贷款发展历程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内容,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家助学贷款主要以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种形式开展。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从1999年试点以来,尤其是2004年实行新机制以来,经历了1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国家助学贷款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浙江、河北、湖北、上海等地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有益探索。2007年8月,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在江苏、湖北、陕西、甘肃、重庆五省、市,开展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经过实际操作,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认定、信用约束催还款等方面优势突出,是比较符合金融属性、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国家助学贷款品种,2008年进一步扩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覆盖范围,大力推进生源地贷款工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体系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二、生源地信用贷款所展现的优势   生源地信用贷款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生源地信用贷款商业性与公益性并存。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属于商业性贷款,由国家专门的政策性银行发放管理,而政策性银行经营的目标是保本微利,具有商业性。另一方面,它又是国家为了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一项保障措施,具有明显的公益性。   其次,生源地信用贷款无需担保,财政全额贴息。生源地助学贷款采用信用贷款的方式,无需担保。贷款利息按年计收,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和家长( 或其他法定监护人) 共同负担。   再次,生源地信用贷款实行异地操作,每年续贷。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学生的生源地和学校所在地一般不同,贷款须异地操作,比较复杂。为了确保资金的正确流向,新的政策要求学生每年续贷一次,以保证贷款的有效发放。   三、生源地信用贷款的发展建议   1.扩大生源地信用贷款规模,相对校园地贷款,生源地信用贷款无论在申请、审核,贫困认定,还是日后回收本息等各方面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要口大生源地助学贷款规模,使得经济上确有需要的学生“想贷”、“能贷”。   2.政府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进行更大力度的补贴,以便降低学生贷款成本,使贫困学生“敢借”、“愿还”,以提高其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3. 政府应承担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贷款提供相应担保,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使商业银行敢将钱贷出去,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4. 应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贫困学生三者之间建立定期的沟通协调机制,相互配合做好贫困大学生的界定工作,建立贷款学生信用档案,为地方财政和高校资助贫困大学生提供信息依据,完善贷款管理制度,建立顺畅的运作机制,健全服务网络。   5. 加大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宣传力度。首先,相关媒体应提高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和表达的准确程度,以免造成误导。其次,宣传的受众有局限性,一些贫困家庭无法接受相应的资讯,无法掌握相关的资助信息。   参考文献: 1.仇华.对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9(l) 2.崔来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扫描[J].生产力研究,2009(23) 3.范先佐.我国学生资助制度的回顾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6) 4. 高翔,邓小红.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状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