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2013-10-19 15:52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极其主要的学习内容,在以现代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落实新课标中所提出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而服务.因此,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自主;兴趣;语感;延伸

  在课程总目标中这样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感情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语感的形成以及语文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又将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做到让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呢?   一、由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就这样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是以人为本,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而且自控能力很薄弱,不能合理的调配非智力因素。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很好的效果呢?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才能喜欢学习热爱学习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教学的内容上一定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引导.例如:当讲到《胡同文化》的时候,没去过北京的同学就不知道北京的胡同到底和别处的胡同有什么的不同,如果教师在讲课之前,放一下关于北京胡同的幻灯片,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理解。合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从兴趣出发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知识的积累。   然而每个学生有时相对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成长背景,而且这些客观因素都是无法回避的。学生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气质。并且这些个性气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身边事物的改变而不断的变化。所以教师有从不同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出发,作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来培养他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使其健康的发展   二、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过对现代的美文应重视“美读”,在语文新课标准中特别加强了朗读,其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教师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语言文字,从而感受文章的音韵美,形象美,意境美以及文章结构的紧凑美.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读代讲,以读为主,读出激情,读出体验,读出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我们欣赏一篇优美的文章时,我们会情不自禁的读起来,在读中体会着文中的情感的变化,同时也传递着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学习《登高》这首诗时,联系杜甫的生平经历,体味作者的心路历程,反复指导学生诵读,那么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会不断的加深,正如那句老话“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三、善留空白,延伸扩展深化课堂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要把课堂变成思维的碰撞所,把每节课上成问题课,即把课堂作为酵母,激发学生在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学生合作、学生探究中发现问题。这样课堂教学自然就延展到课外了。如《黔之驴》,其主旨一般被认为是貌似强大的东西是可以战胜的。课堂上有的学生提出驴子是否有用的问题,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点引导大家看课文,联系实际来思考。研读、探究后发现,驴子并非没用,而是放在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据此有的学生把课文主旨概括为柳宗元表达被贬地方不能发挥才能的幽怨之情。这样课堂就延伸到课外了。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语文教师,唯有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身底蕴,盘活教育资源,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才能开辟一个全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路海东:《教育心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杨兆山、姚俊:《教育学原理》,大连:辽宁师大出版社,2003.       [3]郑国民:《语文课程改革研究》,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3.       [4]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