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浅析高校德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和谐

2013-10-19 15:52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的影响,高校德育不只是局限于“两课”课堂上的讲授,而同时受到各个方面各种思潮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和谐,充分发挥高校德育隐性课程强大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和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受到的教育不只是局限于“两课”课堂上的讲授,而同时受到各个方面各种思潮的影响。从教学实践的情况看,我们过分地重视了正规教学、课程表里规定的教学,却极大地疏忽了发生在非正规教学、非正式教学范畴里的潜教学。被疏忽的东西极有可能成为与教学宗旨相悖,另类准备性价值。多种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共同发生产生教学的准备性价值,只重视正规教学,却保证不了正规教学,会释放出非正式、非正规教学中潜在教学价值生长。   1、充分重视高校德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和谐   所谓显性课程教学是指在课程表里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其成绩会受到系统评价的教学范畴。隐性课程教学是指学校组织行动中的、有一定选择性但一般不具备强制性的活动中的教学,如兴趣小组、文体活动、参观及公益活动中有教学意义和价值的范畴,是指平行教育中的教学,它可以包含学生能够获得经验和信息全部生活范畴”①      隐性课程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80年代进人我国的一个概念。隐性课程最初由杰克逊使用。杰克逊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1968)中首先使用了隐性课程一词。这一概念进人我国后,大量的专家对它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但尚无统一的定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无计划的,它通过整个学校的校园环境、校园生活、校园氛围、学校风气给学生施加影响,体现着学校教育范围的自然影响属性,它通过学校制度、学校组织、集体活动和师生相互作用中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给学生以熏陶,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隐性课程给学生更多的是思想、观念、人格、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在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时,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②如大学生宿舍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就是通过大学生宿舍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物质环境,于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墙壁也能说话”,③通过悄无声息、耳濡目染的影响和暗示,将大学生宿舍文化中的精神、道德、制度、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为宿舍成员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为,从而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大学生宿舍文化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一种无形的约束,虽不具有强制性,却能引起个体感情上的共鸣,使个体有意无意地受到启发和感染,并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上,反复强调要“在学生发展上下功夫”他声称自己是按照三条线索来研究学生发展的,这就是:“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诸多的课堂教学,往往能力的发展落后于知识的掌握,一个学生掌握知识属于优等,“但在发展上却处于中等甚至低水平。”掌握知识和发展之间形成“剪刀差”。④如果顾此失彼,会造成疏误。应此,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要反对只重视潜性教学价值或显性教学价值的片面态度,努力实现两者间的和谐统一。布鲁纳说:“如果促使所有的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智力,就将使我们这个处于工艺和社会异常复杂的时代的民主国家,有更好的生存机会。”⑤   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是指与“两课”(《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外的,没有纳入高等学校课程管理体系的德育教育的课程。如显性课程中所隐含的德育的隐性课程,这类课程中包含着学校正规的德育课程,即“两课”,也包含着专业课教学中的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校园制度中所蕴含的德育的隐性课程,这些制度包含学校的各种规章、守则、规范和组织,这些制度都集中体现出学校领导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否民主、集体生活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与否,校风班风、领导方式、人际关系、教师言行等等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同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等等,都将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部分。   2、充分发挥高校德育隐性课程强大的育人功能   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机制与“两课”有着很大的不同,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对被教育者有着内隐的、潜在的影响力,使被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感化。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还具有育人环境的开放性、真实性和相对完全性,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教风学风,陶冶情操、锻炼心智、净化灵魂、感悟人生。同时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方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