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浅谈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3-10-24 10:04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

关键词:

  当今的社会,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一个知识激增和科技竞争的时代。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才。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能否初步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这对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性人才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重视学生个性、独立性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独立性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数学圆锥体积的公式推导时,通过实验学生已掌握了圆锥体和圆柱体等底等高时,它的体积是圆柱体的1/3这一规律后,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没有不等底等高的实验?如既不等底又不等高时,它们的体积又是什么关系呢?问题又引起了激烈的争辩。教师有意安排二者不等底等高,不等高但等底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而验证了圆锥体与圆柱体在上述情况下,圆锥体积不都是圆柱体积的1/3。同时又有学生发现,圆锥与圆柱在等底高的情况下,它们的高和底怎样变化,才能使圆锥体积仍是圆柱的1/3?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基础,可以使学生在探求知识过程中,认识得到深化和发展。   二、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的环境。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造活动相联系的。因此,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的客观环境极为重要。从课堂环境来说,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近些年来,课堂讨论已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例如,在教学乘数在什么情况下,积大于(或小于)被乘数时,教师出示:36×,36×,36×2,×36。然后设疑:哪几题积大于被乘数,哪几题积小于被乘数,为什么?同学们立即进行探究。开始是独立思考,继而是小声讨论,后来气氛越来越激烈,各抒己见。有的提出:当乘数是整数时,乘得的积大于被乘数。有的说:当乘数是自然数时,乘得的积大于被乘数。也有的提出:当乘数大于1时,乘得的积都大于被乘数。在激烈地讨论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三、重视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   要创造,就要学会独立思考的善于探索。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是十分宝贵的。我们要正确引导,使他们敢于思考、敢于钻研、敢于尝试实践,去探索知识的奥秘。例如教学“倒数”时,在学生理解了倒数的意义后,一改以往的由教师出题让学生求倒数的做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出题。第一个学生出,大家很快就说出它的倒数。当第二个学生出时,教师说:“能不能出有新意的题目?”这一下,学生积极动脑,出的数有假分数、带分数、小数,甚至有特殊的数“1”、“0”等,且求倒数时的积极性特别高,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有时教师还需故意出“错”,给学生留下“钻空子”的机会,并设法让学生钻上这个“空子”,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重点抓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先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例如在讲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用<”把,,,连接起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采用一般的思维方式,将四个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如此就会变得十分繁难,很难得出结果。这时,我提醒同学们变换思维角度,另辟蹊径。为此,我请同学们回头看一下后座同学抄写的题目,看到的结果是:            然后问学生有什么感想,立即就有几位学生从受到启发,倒过来的现象使他们灵机一动——化为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大小,设计这个回头一看,正是为了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瞬间的灵感,引导学生迈向创造性思维的境地。   五、练习中力求思维训练到位   练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练习中,要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思维材料,并引导学生善于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对于判断、要重视它的质的差异和量的规定,力求“保质保量”;对于推理,要重视符合逻辑,重视概念之间、规则之间的逻辑联系,每一判断、推理都应尽量要求学生说出概念上的依据,力求思维训练的到位。   例1  在教学了“三角形”之后,向学生提出下面一组条件的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