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小学科学“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3-10-24 10:04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做中学”小学科学教育模式,可分为四步骤六环节。四步骤包括引入、探究、交流、拓展;六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记录信息——合作交流——拓展延伸。

关键词:做中学 探究 模式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存在的经验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做中学”科学教育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表达交流、得出结论,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近两年的摸索并参考相关案例,我校小学科学“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即四步骤六环节。四步骤包括引入、探究、交流、拓展;六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记录信息——合作交流——拓展延伸。   一、引入   引入阶段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两个环节。   “做中学”科学教学的引入方法很多,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引入,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而问题的产生,应源于学生对某些事实的观察之后或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当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现象产生质疑时,问题就会产生。   在学生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中,什么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呢?这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至少要具有两个特征:第一,这一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第二,这一问题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后能够为学生解释的问题。因此,在引入阶段,我们老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学生自由大胆地提出问题。   在确定研究问题后,老师紧扣目标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让学生做出猜想和假设,可以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初步的直观知识和有关的旧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丰富的猜想、判断推理,培养学生定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处理好这一环节,将避免学生思维方向的混乱,为学生自行探究、自行发现打好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应给足时间,让学生在记录本上写和画出自己的假设,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二、探究   探究阶段包括实验探究、记录信息两个环节。   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探究是“做中学”的核心环节。在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或假设后,引导学生根据活动内容,分小组设计实验步骤、选取实验器具和材料、设计记录表格、动手操作、不断进行调整,并最终完成实验。学生在提出了各种假设后,最想做的是动手去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时我们应该让学生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我们不要急于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就把答案告诉他们;也没有必要在学生操作之前和操作过程中左右学生的思想,暗示实验的结果,而应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教师只是随机指导,适时参与,共同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及结束后,学生详细地将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图表,也可以是图画。实验记录每课一张,课后上交集中保存。学生的记录环节应贯穿在全课中,从自己提的问题、到猜想、到实验中的现象,以及实验后得到的结论。   为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动手探究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探究活动前制定好探究计划,使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注重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些非陈述性的知识,不是科学老师的说教、学生模仿而形成的,而是需要亲历探究的过程,去体验、感悟、内化才能获得。因此,科学探究应组织学生参与活动,亲历过程,才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   三、交流   交流就是将自己探究的结果以口头、书面表达或小组派代表陈述等多种形式告诉别人、自己或本小组的探究结果。当学生完成实验探究后,我们应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或组内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便于他们更清晰的把探究结果表述出来。让每个想发言的同学都有表述交流的机会,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我们在组织交流时,要教给学生交流的方法,提供交流的手段。允许学生用多种手段交流。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有、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论。”学生如果有不同见解,要想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人家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或者不完全,要去驳倒别人,必须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找根据,寻理由。这样我们的交流才能收到实效。   通过交流要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这个结论可以是本课的重要概念,可以是前面所提出的问题的认识,也可以是全班通过探究、讨论、交流形成的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要求学生可以用图反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