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不以成败论英雄----浅谈如何让孩子输得起

2013-10-22 17:20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

关键词:

 当今社会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的培养,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幼儿的挫折教育。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个体的动机性活动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和阻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抗挫折能力是对挫折的承受力,遇到挫折时能摆脱困境,避免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能力。 前些日子,在某电视上观看了一档少儿节目,节目要求孩子和爸爸通过和对手的一系列游戏来获取胜利。在两个家庭游戏的环节中,蓝队的爸爸不堪重负,和孩子败下阵来。本来输赢在游戏中是兵家常事,但败下阵的孩子却哭闹不止,谴责爸爸输了,经过主持人再三劝导,孩子还是不能平静下来,节目差点不能进行下去,最后导播不得不切换画面……通过赛后的采访,无奈的爸爸告诉观众,小家伙在日常就是无法接受输的现实,一输就哭,这让爸爸妈妈也十分苦恼。 纵观小家伙的行为其实是“好胜心”在背后作梗,对于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从心里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行为有着一定的普遍性。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在家庭教育时曾说过这样的话:“不要担心孩子的失败,应该担心的是,孩子为了怕失败而不敢做任何事。”然而,如何对孩子进行输得起的挫折教育,实施挫折教育应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本文就此谈谈初浅的看法。 一、发自本能的“好胜心”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三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并喜欢在有意无意的横向比较中确认自己的本事和价值,这就是竞争意识的来源。所以,“好胜心”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本能,未必具有道德层面的意义。作为家长不要过分焦虑,因为着并非全然是一件坏事,有时候这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是一种促进作用,在好胜动机下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对塑造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也有好处;当然负面影响也是有的,如果孩子过分好胜,时时处处都想占先,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就容易走向虚荣、偏执。只要老师和家长对此有前面的认识,在坦然接受的同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就可以让孩子的好胜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外因促成的“好胜心” 有的时候,孩子喜欢争强好胜,除了出自本能的竞争意识外,还可能是因为家长不经意之间给了他们这样的暗示。某些家长会把在工作中的失败情绪带到家庭中,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或者孩子表现好了就高兴,表现不好就,以成败论英雄、论犒赏。比如,孩子哪项行为比其他人做得好了,就拼命表扬,而对于孩子弱势的行为习惯,则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一定的失望,甚至无意中当面把孩子跟别人做比较,“你看人家小刚跳得多高呀”……长期这样下去,就会给孩子一定的错觉:爸爸妈妈只喜欢强胜的我,如果输给了别人,他们就可能不喜欢我了。所以,日常生活中跟孩子互动时,家长一定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反应,不要过分在意他们的输赢,否则就可能“逼”出一个好胜的孩子。 三、家庭驾驭孩子“输得起”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过分好胜的习惯,正确的作法并不是禁止孩子竞争,而是让孩子明白失败了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孩子和别人玩“扳手劲”输了,你可以这样安慰她:“虽然你的手劲不如××大,但跳得比他高呀!”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做得好,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论成败,自己都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小孩。 日常生活中,父母还可以有意创造一些教育契机,比如,在跟孩子比赛时故意输掉,然后学着孩子的样子升起地罢工并说些“输了。不玩了,真没劲”的话,如果孩子反过来恳求继续玩,则在继续玩的时候赢她,观察他输了之后的反应,如果他输了就像平时一样不开心甚至罢工,就引导孩子反思刚才自己输了罢工时她作为赢家的所思所想,并借机给他讲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如果孩子输了能够做到继续努力,就借机表扬他“输得起”的勇气,然后再接下来的游戏中故意让他赢,进一步引导他体验“输了不可怕,只要不放弃努力,就可能成功”的道理。 孩子在和同伴交往或阅读绘本、观看碟片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机渗入相应的教育。只要不要对自己的引导效果抱太大期望,就我个人的经验,一般来说,大凡属于某个年龄阶段的常见特征,都不是一次两次的引导就可以达到目的的,但家长制药大原则正确,就不必担心孩子以后也会照顾样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迟早会放弃这个“第一”情结的,除非家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