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浅析中国画颜色 “水墨”为上的成因

2013-10-18 15:58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东方绘画以中国画为代表,中国绘画中以水墨为代表。中国画用墨历史可以远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在陶器上就多用黑线画出漩涡纹、波状纹、几何形花纹来进行装饰美化,这是用墨的开始。汉代绘画其帛画中的所有形象都用墨笔勾画,轮廓十分清晰,但是在汉代绘画中还没有显现出对墨的完全关注。魏晋时期,社会政治混乱,许多玄学名士纷纷在书学中寻求寄托,也是在这个时期水墨画开始了真正的兴起。黄宾虹也认为“梁元帝《山水松石格》始称破墨,异于丹青,水墨之始,兴于六朝。”①董巨荆关,元四家、清六家等历代名家皆以水墨见长。

关键词:中国画; “水墨”为上;成因

为何中国绘画史主流画家和作品都是以水墨为主,这其中的原因在我看来有四个方面的影响比较重要: 一.东方人种的生理特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绘画选择以墨为主。黄皮肤、黑眼睛的东方人这一个生理特征决定了在审美心理上我们对黑色有一种潜在的认同感。相对而言,而欧洲白色人种的黄、红、棕的头发、蓝、绿色的眼睛这些特征也使他们对赤橙黄绿的色彩有着别样的迷恋。徐悲鸿在《古今中外艺术论——在大同大学演讲辞》中也说:“欧洲物产不丰,艺人限于思。故恒以人之妙态令以制图作饰,其所传人体之美,乃为吾东人所不及,亦惟因其人体格之美逾于我,例如其色浅淡,含紫含绿,包罗万彩;其像之美,因彼种长肌肉,不若黄人多长脂肪,此莫可知何事。故彼长于写人,而短于写花鸟;吾人长于写花鸟,而短于写人,可证美术必不能离其境遇也。” ② 也说明了人种不同的生理特征对审美意识的影响。 同样外部环境的影响使中国人对色彩的倾向选择不仅体现在绘画、书法上选择以墨为主,中国古代建筑也多选用黑灰色。后来汉文明南移,徽州民居以白墙黑瓦的特色成为中国民居美学的典范,徽州黄山在中国人心中就是中国山川之美的精华代表。黄山的墨绿松、灰山石、白云海便是鲜活地中国水墨山水画博物馆,而徽州民居这种黑白灰的颜色恰与建筑周围的山水树木相结和谐。与中国相比欧洲的山石颜色要丰富的多。欧洲绘画的起点和复兴是在爱琴海的克里木半岛和地中海的亚平宁半岛。它们均处欧洲南部,是亚热带地中海气候,阳光充沛,植被繁茂,颜色艳丽。故欧洲大多数的建筑都涂以红、黄、蓝、橙色,点缀其中,觉得也十分和谐漂亮。因此,黑发和黑眼睛这样的生理特征和外在的地理环境构成了中国先民对黑色的潜在认同。 二.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道家的出世思想对中国士大夫的影响很大。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则集中体现在魏晋六朝时期,其“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大音稀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这种以无为为有为的思想成为当时某些士大夫所追求的精神归宿。连绵不断的战乱和频繁的改朝换代,残酷的现实使许多欲以经世致用的文人消极隐退,沉浸在书画创作之中。而他们则用自身所掌握的艺术观,世界观来评价指导他们的艺术行为。大多数文人寄情山水,与之相对山水也成了绘画重要的艺术题材。在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影响下,这些文人艺术家不以山水为身外景物,而更多的提倡自身与宇宙万物气息相合,融为一体的审美感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③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包涵在一个道中的原道思想,使画家们一直追求用物象最真,最简单的道来体现万物的千变万化。“五音乱耳,五色乱目”于是文人画家在山水画创作中弃彩从墨。同时中国的画家在透视法中也发现山川之景色不管有多么丰富,到了远处看起来都像变成了黑色,“知其白,守其黑”中国画家在空白的纸绢上用最丰富颜色的代表墨色,一正一反、一黑一白来表现山川万物的灵魂。 三.书法的兴盛和书法家的参与绘画 书画同源,书法的工具是墨、毛笔和纸,而中国画的工具与之相同。所以,书法和绘画一开始便有着密切的联系。书法先于绘画在秦汉时即已完备,秦人日常书写使用的秦隶上承篆体,下启汉代的简体和隶书,成为以后真、草、行各体的发展基础。有了这么多样化的书体风格,书家们在笔墨技巧上的要求就能不断强化,他们对书法的自觉意识上升到了理论,使书法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王公贵族,甚至帝王本身参与其中,表达他们细微的书法审美感受,而且也能把他们的书法创作体验,变为和其他艺术形式相通的一般理论,这决不是一般的现象,它具有重要的贡献。因为中国绘画理论术语大都来自书法,像《书品》的用语,也是评品绘画时经常使用的。④ 大量书法家参与到绘画中来。到了宋代,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了,连皇帝赵佶也是书画皆工。宋代书法四家中的苏轼,米芾他们以文入仕,位居高官。于临池之余,挥毫作画,作为墨戏。由于文人学士的参与,于是墨便成了高雅的象征。在各种绘画题材中,水墨写意的形式开始大兴。苏轼画墨竹没有按竹子的自然物理,也不在乎竹叶的阴阳向背。米芾独创米氏云山,纯以墨点分光彩,这都赖于其自身的深厚书法修养。 元代时,赵孟頫、元四家等人也都精通书画。其中,赵孟頫篆、隶、楷、诸体皆精。他把文人最擅长的书法技巧融入到他的绘画笔墨之中。在他存世的《秀石疏林图》卷后诗题中写出了他的观点“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