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浅析运城转型跨越发展中的农业信息化

2013-10-18 16:59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 要:本文阐述了转型跨越发展中运城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其不足,提出完善并加快运城农业信息化的对策。

关键词:运城;转型;跨越发展;农业信息化

一、 前言     现代农业建设以农业信息化为基础,对农业发展及农村现代化来说,农业信息化意义重大。农业生产投入因农业信息化而有效降低;农产品生产数量、质量因农业信息化的提升而使农产品流通加速,从而对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进行有效引导;农业信息化可有效控制并降低自然灾害影响。“十二五”时期,我国逐步加快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山西省也大力推进转型发展,进行赶超;渐晰农业发展目标,并逐步优化发展布局,推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实现。作为山西省的农业大市,运城市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支持作用显著。 二、 运城转型跨越发展中农业信息化的积极作用 (一) 传统农业产业结构获得逐步调整   跨越发展中,运城市农业信息化使农民获取信息更及时、更有效。转型前,来自于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是决策的主渠,而运城市政府及涉农结构很少发布相关信息,农民普遍仅靠经验判断,导致农产品生产结构背离市场需求。随着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运城市逐步共享相关农业信息,改变科技推广方式,提升农民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产业结构依市场规律逐步调整。 (二)农业信息化使农业生产经营效益获得提高   当前,运城市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及资源利用、产出率都获得提升,产业生产力及竞争力稳步提高。应用农业专家系统后,肥水资源利用率及单产均提升8%,缩减生产成本5%;科技进步约给予60%的生产贡献率。信息化积极平衡供求关系,引导农产品市场运行,避免盲目和滞后,降低流通环节和交易成本,有效掌控风险,从而提升了经济效益及农业生产率。 (三)农业信息化逐步实现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未必是正比关系。近年来,更是很难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信息未能给予农民正确地引导,盲目地生产、经营,拓展新增收渠道难,生产高附加值农产品难等因素。农业信息化后,运城市农业信息流通更顺畅,市场供需平衡更容易实现,农业生产要素地流动更合理。因而使农产品交易成本有效降低,低层次的农产品相对过剩很容易克服,更易实现农民增收。 (四)农业信息化促进运城市新型农民的培养   实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另一主要目标是通过农业信息化实践不断培养文化、技术、经营兼具的新型农民。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接受、分析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农民素质的直接反映;及时、有效地捕捉价值信息,进而使其成为生产经营决策依据是对新兴农民的客观要求。农业信息化后,运城市农民不断地通过文化、技术及管理信息的学习和提高向新型农民标准靠拢,农民的整体素质获得了提高。  三、 转型跨越中,运城的农业信息化现状   近年来,运城市以建设“数字运城”战略为核心,以政府信息化为龙头,推动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加快建设步伐,农业局牵头,以国家“金农”工程为依托,以运城农业信息网为基础,在全市逐步普及了农村信息服务站,并发展了信息服务员,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大地提高了全市互联网的接入率。目前,运城全市人口504.6万,其中农业人口333.6万,占比66.1%;共133个乡镇3338个行政村。全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虽然基础良好,但仍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得客观需求差距较大,与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 (一) 农业信息化投入仍显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待加强   首先,农业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所需资金很大,而回收期较长,市政府及企业不具备大量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其次,对农民微薄的收入来说,较高的计算机及网络支持费用使农民望而却步,因此增加了获取农业信息的难度,信息化普及受阻。基础设施有待于加强,也体现为传统的纸质是主要的信息载体,纸质载体信息容量低、数据库少,从而易引发最后一公里数据传输网络断层,信息不易到达终端。 (二) 农业信息化网络体系不完善   近两年,运城市农业信息化虽发展较快但仍属起步期,仍未建立健全网络体系。涉农部门都在积极推进,但普遍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网络,未系统化、规范化。其次,初步形成信息收集和发布格局,但仍滞后于信息加工、分析、利用及市场培育。并且,针对性不强,仍停留在传播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未充分传播供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缺乏结合实际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三) 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度不足   目前,运城市的农业信息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略显不足,宏观调控弱化,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多见,协作和协调匮乏,并未充分发挥网络功能。一是前文提高的资费不足,二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