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信息化技术建设于检验业务管理之重要性

2019-09-23 09:17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要:传统的检验业务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产品市场发展的需求,检验机构也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自身能力,建设信息化检验业务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尝试从信息化技术于检验业务中的实行、运用以及建立信息化检验业务管理的困难点作为出发点,对信息化技术建设于检验业务管理之重要性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检验;信息化;业务管理;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检验机构在规范检验流程以及文字处理方面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但是由于现代检验流程衔接点多,部室之间的合作缺少协调与沟通,当委托检验达到一定数量时,检验机构便无法保证检验工作的效率。同时在处理数据问题上,由于传统的统计手段方式落后,检验信息与试验数据得不到及时的记录,相关业务部室人员对数据分析不重视,庞大的数据资源无法得到利用[1],这使得最高领导层需要作出决策时往往缺少了科学依据,从而增大了决策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
  1 检验业务管理的现状研究
  传统的检验业务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产品市场发展的需求,检验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就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发运用,实现检验技术、资金、人员、设备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传输和共享的过程[1]。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检验机构也需要与时俱进,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体现在是否实施先进的现代化检验业务管理,不同于以往的一人包干到底的模式,现代化检验机构要求从接受委托检验样品到最终出具文本报告的一系列过程分工明确,细分检验流程每一个环节的同时把握住每一个流程衔接点。一个先进的检验机构不仅仅是设备硬件与检验能力配套,更为重要的是要求检验业务管理系统达到现代化的水平,使检验工作在高质量保证下达到最高效率。
  2 信息化技术建设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指的是运用智能化工具(以计算机为主)创造生产力,服务于社会的过程。进入21世纪后,国际上一流的检测机构无不使用信息化的业务管理系统,如英国ITS检测机构、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从接收样品到发出报告的一系列过程已达到了无纸化程度,目前我国70%的省级技术监督局完成了与下属机构的支干网建设工作,技术装备及应用能力在不断提高[2]。国内的检测机构也日益重视信息化业务管理,如2000年江苏省质检系统与软件制作企业合作推出的“纤检业务管理软件”以及2007年出台的CIQ2000检验检疫综合业务管理系统[3]。从众多事例可见,信息化技术对于检验机构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检测机构在利用信息技术力量的同时一改以往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式,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完成了机构自身能力的升级。
  3 信息化于检验业务中的建设与贯彻
  信息化技术的贯彻不仅仅是要求仪器分析过程的自动化,更重要的是实现实验室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实验室全面控制管理[4]。在具体的检测检验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建设与贯彻主要集中体现在如何在机构内部建立双轨道转型机制以促进信息化技术的贯彻、如何保证原始数据得到充分利用、如何考核检验工作量以及建立检测项目动态管理这几个方面。
  3.1 双轨道转型机制与操作的连续性
  在具体的检验业务管理中,建立信息化检验业务管理首先需要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工作全局的覆盖,同时机构自身管理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搭建一个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让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在机构内部贯彻。如何淘汰旧机制以及如何在过渡期合理操作新机制是转型的关键。 通过在检验业务管理中实行双轨道转型模式,对转型期出现的矛盾(人员不适应、业务流程管理的不熟悉)进行缓冲,对信息化技术如何深入管理结构进行探讨,与此同时通过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与提出工作要求,通过对检验机构内部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督查、督办的方式保证管理制度实施的可操作性与连续性,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岗位。
  3.2 原始数据的运用与搭建信息统计平台
  数据之于检验机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化技术所能带来的优势在实验室方面主要体现在交接时限管理(及时率)以及检验工作出错率两项指标上,及时率的掌握是提升检验效率的重要依据,实验室负责人通过掌握交接时限管理的相关数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出错率是衡量实验室乃至整个检测机构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信息化技术对不同时间段的出错率的收集与分析,进而发现出错原因并进行处理。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检验机构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及时率与出错率这两项重要指标,为检验机构内部实验室的高质高效运作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产品市场的迅猛发展,检验机构工作强度也相应增长,以往的季度性、年度性统计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建立信息化统计平台是检验机构能够作出科学的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根据统计数据出台针对企业、行业的质量报告,同时建立一个坚实的信息化统计平台,可以为检验机构科研发展提供可靠的后援。
  3.3 检验工作量考核与项目动态管理
  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管理层更好地为人员调配岗位提供准确的信息,通过以部室为单位对检验工作量进行统计,同时结合及时率的情况,分析各实验部室工作压力与效率,适时进行调节分配,做到人员工作分配合理化,从而提升检验人员工作效率[2]
  在具体检验业务方面,信息化检验业务系统要求将项目以及标准模板组合,操作系统可以实现标准模板应用的功能,通过具体标准建立相应模板,将模板中的项目对应单项结论,既能避免出现标准收集不全、项目价格混乱以及信息滞后等常规问题,同时为业务管理部室节约人力物力。在实际操作中,建立标准模板对检验业务管理有着明显的提升,针对常见的强制性标准建立模板,使得委托样品在合同评审、接收样品的环节中便已经解决了价格、项目对应、报告编制等问题,然而实施标准模板功能的难点在于模板建立如何紧跟产品执行标准的更新速度,随着产品执行标准出台、更新的速度加快,企业在检测样品时倾向于实施产品执行标准。检验业务操作系统应实施项目动态管理,将检测报告中的四要素(项目、单项结论、价格、标准要求)进行细分,根据所选择的产品执行标准来组合出具体的标准模板。 
  4 信息化技术建设的难点
  4.1 最高管理者推动管理系统
  无论在操作系统软件或是落实新业务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就需要一种强制的外在力量予以推动,帮助全体员工克服以往工作以及思维方式的惯性。最高管理者的推动是检测机构实施信息化业务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从人员、物料、机器、法则、环境这五个组成部分抓管理,改变以往粗放型管理模式,共同克服在机制转型期所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信息化的现代管理模式,做到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检测工作的高质量。
  4.2 高效的内部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使得检测机构内各部室之间流程运作与衔接减少工作阻力,检测机构内部有必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虽然目前国内大部分检测机构已经能够通过使用计算机进行内部沟通与工作衔接,但是距离信息化的办公依然有着距离,强制性标准模板的归类、产品执行标准模板的建立、试验数据的系统录入以及最终出具报告时如何整理检测信息(样品信息与客户信息)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信息化系统进行统一处理,信息化的操作不仅仅是为了取代原始记录,更多地是为了减少流程衔接点、减少出错率,从而提高整体机构的工作效率。
  4.3 保证机制转型的连续性
  无论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或者是实施信息化业务管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检验机构转型、提升机构自身能力资质。检测机构在建立健全信息化业务管理制度时要建立好工作班子,同时注重系统与机制在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适用性与提高工作效率紧密结合。在过渡期中,保证新机制转型的连续性,切实让机构内部工作人员体验到系统与机制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信息化检验业务管理系统只有获得员工的认可才能得到全范围推广,进而保证在过渡期内的顺利运行。
  5 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检验业务管理的优势日益体现,无论是在业务受理、样品检验、数据收集分析或者是出具文本报告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信息化检验业务管理需着眼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工作全局的覆盖以及机构自身管理体制的改进,只有把握住这两项重点才能真正实现检验机构高质量工作与高效率运作,最终实现检验机构能力、资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冰,陈宇宁,陈华根等。基层医院检验科管理的探讨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6):1905-1907.
[2]邹鹰。浅谈基层医院的检验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