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联系手机:13968834878(吴老师)

发表QQ:4271308

编辑QQ:25786532

编辑邮箱:zjdxjt5@163.com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萧山区金城路185号

本站介绍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杭州茴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栉风沐雨,历经19个春秋,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一流综合型写作机构,并向一流写作服务机构稳步迈进。“论文撰稿一流精华,论文发表独家优势”,本公司以“宁失万贯,不失诚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为宗旨,以“按时是我们诚信基础,录用是我们工作目标”为己任,致力于探索学术领域,攀登学术高峰,满足客户需求,凭借拥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撰稿修改文章已有31700多篇在SCI、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

妇产科护理管理研究进展

2019-11-25 15:54 字体:   打印 收藏 
【摘要】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决定各科室护理水平。中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要建立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之上,需要注重中医文化建设与宣教、病房环境管理,从辩证施护、生活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等方面开展中医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足浴等外治护理工作,全面提升妇产科护理水平、改善患者护理体验。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管理;进展
  中医特色护理建立于中医基本理论体系之上,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辩证施护为依据、提供身心兼顾的全面护理服务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模式。随着临床护理理论的不断完善与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中医特色护理内容也不断改进,对护理工作的有效规划、约束和指导是当前护理管理的主要内容[1]。本文结合近年来妇产科中医特色护理研究和报道资料,对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工作组的划分是护理工作开展的前提,也是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的基础。医院需根据妇产科床位、护士人数划分责任组,确定责任护士后,确定每个责任护士负责的患者例数,一般每个责任护士负责5~8例患者,根据妇产科近期护理工作计划合理排班,确保每天每名患者都有相应的责任护士负责,以便为患者提供全面、及时的健康宣教、疑问解答、生活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出院指导等服务[2]。
  2 护理环境管理
  2.1 中医药文化管理
  管理者要认识到中医药文化是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灵魂,充分重视中医药文化的建设工作。可在门诊、候诊等区域的走廊悬挂中医养生名言、中医药文化格言、妇科疾病中医知识等等,营造浓厚的中医气氛,同时利于患者融入环境、方便患者了解和认识中医文化。住院部走廊上可悬挂护理分级标准及护理项目与内涵提醒,可时刻提醒护士恪尽职守、让病人大致了解妇产科护理工作情况。另外,还可张贴孕期营养提醒、母乳喂养知识、产后康复健身指导的图文说明,并向孕产妇及家属发放宣传册,让孕产妇及家属共同了解相关知识[3]。
  2.2 病房环境管理
  妇产科与其他科室有很大不同,女性患者及孕产妇多身体不适、心理更脆弱,因而要充分照顾患者情绪。可根据患者建议更换舒适度更高的席梦思床、粉红色窗帘和床单被罩,工作人员也着更温馨的粉色工作服,建立暖色基调的病房环境以消除患者陌生感、恐惧感,整体环境更加温馨、和谐。还可提供电话、电视机、沙发和杂志,方便患者娱乐、利于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4]。
  病房墙壁上可悬挂中医妇科健康知识,设置意见征求箱,张贴责任护士照片和信息,鼓励患者记住责任护士姓名[5]。
  3 指导中医特色护理
  3.1 辨证施护
  通过“望闻问切”方式搜集患者资料后,分析病情,针对性选择“同病异护”或者“异病同护”的护理方式[6]。
  同病异护:就痛经而言,如果是气血瘀滞证所致,注重调节情志、和谐脏腑之气,缓解症状;若为寒湿凝滞证所致,需要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以改善病情,如此对症状一样、证候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方法护理[7]。
  异病同护:严重崩漏、胎漏下血病机相同,都需要卧床静养[8],如此对病机相同的不同疾病采取同等护理方式,改善病情。
  3.2 生活护理
  产妇分娩后伤血耗气,免疫能力降低,容易外感,此时需要格外注意维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避免开窗过分通风,产妇不可当风坐卧,要适当增添衣物保暖[9]。
  剖宫产术后产妇送回病房后,要低枕平卧休息,产后1小时开始新生儿早接触和早吮吸,每2h帮助产妇翻身1次,注意随时调整到舒适体位,以低坐卧位、半侧卧位为主,可根据产妇身体状况指导下肢屈伸锻炼,产后6h开始坐位环抱哺乳练习,产后12h前后可将尿管拔出、适当下床活动[10]。术后1d可指导产妇自行洗漱、梳头,护士帮助清洁会阴和擦身、更换会阴护垫,及时更换床单被罩及产妇衣物;为新生儿做臀部和脐部护理、抚触、沐浴,接种疫苗和采血。术后3d可为产妇做乳房按摩:用45℃左右温度的毛巾热敷乳房5min,之后按摩膻中穴,在按摩同时轻轻向胸壁内挤压,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由乳房根部向乳晕做螺旋式按摩,之后开始挤奶。
  3.3 用药护理
  遵医嘱煎好中药汤剂后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要讲明用药禁忌,鼓励温服汤剂。
  崩漏患者遵医嘱服用回阳救逆的汤剂之时,护士要在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的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及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出现异常立即汇报。
  3.4 饮食护理
  术前禁食水,术后告知患者在肛门排气之后开始进食;产妇产后气血亏虚,各项机能有所弱化,要鼓励进食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鲜蔬果和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制品,食物烹调以炖、煮为宜;食量以七分饱为宜,可适当增加餐次,多喝汤水。不可使用生冷、辛辣、肥甘、油腻、硬固食物,气虚者可适当增加大枣、山药、人参摄入量以补气,血虚者适当多食大枣、桂圆、阿胶等补血[11]。
  3.5 情志护理
  情志护理是所有患者中医护理的重要内容,而此项工作在妇产科尤为重要。护士要微笑服务,真诚地自我介绍并与孕产妇沟通交流,尽早了解孕产妇性格特点、情绪状态、思想观念、家庭环境等情况,积极引导孕产妇讲出心中忧虑,耐心倾听并疏导,同时注意与家属沟通,讲解孕产妇当前心理状态以及负面情绪对母婴健康的危害,鼓励家属转变态度、正确认识,多加关怀,有利于孕妇顺利分娩和产妇肝气疏泄、乳汁畅行。
  3.6 健康指导
  在护士与患者沟通交流基础上可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如崩漏的患者需格外注意保持外阴洁净、注意经期卫生、房事节制;胎动不安及胎漏孕妇需在早期及晚期妊娠阶段禁房事;耐心为产妇及术后患者讲解伤口疼痛的原因及缓解方法,告知禁忌之事;可鼓励孕产妇及家属定时参加集中的教育指导,现场学习新生儿抚触、沐浴方式和意外急救方法[12]。   3.7 病情观察
  遵医嘱对术后患者行全面的供氧和心电监护,注意固定管道以保持畅通、避免意外;产后注意观察产妇的宫底高度,观察之时可以手指测量并以记号笔在手指上做标记,最终确定产后宫底高度;另外需要观察产后阴道出血颜色、出血量及性质,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并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的现象,判定为亡阳虚脱之征,立即监测患者脉搏及血压,报告并准备抢救。
  4 中医外治护理管理
  4.1 穴位贴敷护理管理
  一般带下、月经不调、痛经、胎漏、胎动不安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的护理方式,温经散寒、滋养润燥、清热解毒、散结止痛。
  对症选用妇科外敷方、健脾止漏散、五子安胎散、调经散等药粉使用米醋、米酒(麻油)调至均匀,在油纸纱布上摊开,置入微波炉、加热10s,敷于患者天枢、气海、关元、神阙等穴,带下病患者需将药膏以烤灯处理30min方可使用(烤灯照射同时适当喷水以保持湿润),1次/d,10d为1疗程。
  4.2 中药保留灌肠护理管理
  妇产科带下病患者多需以中药保留灌肠之法帮助疏经通络、活血化瘀。
  指导患者排便,清洁肛门后,将中药汤剂灌入直肠,至少保留60min以上,确保药物成分充分被直肠黏膜吸收,1次/d,14d为1疗程。
  4.3 中药足浴管理
  贫血者多用茵陈、艾叶、红花、荆芥;气虚者多用红花、艾叶、菟丝子、黄芪、白术、党参;血虚者多用川断、赤芍、红花、当归;合并胃病者多用香附、肉桂、干姜、良姜;神经衰弱者多用夜交藤,将中药加水煮沸20~30min,去渣取药汁,药汁温热后浸泡双脚。
   5 总结
  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工作有效促进了护患关系的改善,护士更容易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患者也更加尊重和信任护士,护士服务意识增强、患者护理体验改善。将中医特色护理融入护理服务是中医院护理管理的首要任务,如此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毒副作用发生率,其中的外治法护理经济方便、效果显著,很受欢迎。
  参考文献:
  [1] 陈煜林,洪春,赵冬梅等.细节管理在妇产科ICU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76.
  [2] 刘娅,刘春丽,孙花等.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6):660-661.
  [3] 许小宴.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z1):212.
  [4] 李春华.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9):1430-1431.